首页 > 推荐

山宇扬新作丨《白马》:判词楔机,结局。与因果的元。

2023-07-02 13:45:55 责任编辑:佚名 来源:中国晨报网 点击数:20092

  /《白马》/

  白马!我在最后的火光里看见了你。

  如同在佛像剥落的金箔中,

  看见了无悲无喜的,还赎碑文。

  看见了奄奄一息的,永生面孔。

  熔解蜡幕下,两位禅师铺毡对弈。

  我目侧到一匹白马!但没有缰绳。

  这是我的判词楔机,结局。因果的元。

  雪在下午三点半骤然刮起,夏天。

  撞击着面目全非的帘。

  我弹着这野蛮的,今生只此一次的和弦。

  在紫色的黄昏里,白马又来。

  可我不再看它。伤口容纳不下任何续写。

  禅师把诗文焚化。不会被任何人剽窃,

  它的嘶声与异国的钟楼一起晃动。

  而它并不属于这里。

  我必须缄它的口!化它的目!封它的耳!

  我必须不声不响地种植残次的粮食,

  不惊动任何鬼神。他们豢养的猎兽,

  还有邻山的巫妪。

  ——最终放弃向死而生,

  向寂静而语言,向消弥而结构。

  到彼肩裸露的红痕与骨,极地之海和陆地。

  有上空悬浮着全人类导向的虚舆,浸着我。

  案台上一匹皎洁的的白马———望着我。

  矻蹬矻蹬…矻蹬矻蹬!

  挂在红棕的鞍鞯侧。

  矻蹬矻蹬…矻蹬矻蹬!

  又该如何活?

  作家简介:

  山宇扬,字山君,号华年。曾用笔名莫尘、幼庚。中国青年作家、诗人。中华诗词学会会员、国际华文作家协会会员、《大诗刊》编委、《诗文化》签约作家、《青年文学家》作家理事会长春分会秘书长、政报文史资料馆学术委员、政报(上海)红色文化中心研究员、清北工匠研究院文学理论课题特约研究员、《北京政报》、《山东政报》社高级顾问、王蒙文学院学员。曾获CGT全国汉语作文暨现场作文大赛总决赛二等奖,获英国开放大学政治学、Aihole历史学、演讲和语言艺术学证书。作品散见于新华社、中华网、CCTV华夏之声、CCTV中视文化、《人民日报》、《共工日报》、《印度时报》、《洛杉矶时报》、《欧洲时刊》、《美国连线杂志》、《上海商报》、《大粤日报》、《信阳晚报》、《青年文学家》、《鄂州周刊》、《楚天声屏报》、《中国诗歌观察》、《华夏诗歌新天地》、《北京数字报》等各大书刊、网站。另有多篇论文及文学研究成果发表或转载在政府门户网站。诗歌选本《尘语》、《北腔北调》被联合国世界传统医学科学院图书馆永久收藏。近几年受邀参加了“联合国中文日”等国内外活动,于二〇二三年荣获“青年文艺家”荣誉称号。他是大诗主义的新锐,世界诗歌运动倡导者之一。